2007-09-24

馬歇馬叟辭世

載自中國時報 2007.09.24 
馬歇馬叟本名馬歇.曼格爾,一九二三年三月廿二日出生在法國東部史特拉斯堡的一個猶太家庭裡。納粹佔領法國期間,其從事屠宰業的父親遭蓋世太保逮捕,後死於奧許維茲集中營。他本人則加入戴高樂的自由法國部隊,並以馬叟為其姓氏。
 馬歇馬叟曾看過默劇大師卓別林的表演,從而對默劇產生極大
興趣。戰後,他於一九四六年前往巴黎夏荷杜藍戲劇藝術學校接受表演訓練,師事法國默劇大師艾提安.德固
 一九四七年,馬歇馬叟首次以自創的小丑角色「畢普」(Bip)登台演出。此後,這個塗著白臉,戴著一頂被壓扁的帽子,時而憂鬱,時而逗趣的角色,就成了他和無數觀眾心靈交流的
工具,也是全球觀眾記憶最深刻的形象
 透過畢普,馬歇馬叟盡情揮灑人類所有喜怒哀樂的情緒。六十年來,這個從未在舞台上吐露半個字的角色,演活了暴躁的
服務生、馴獸師、編織毛線衣的老太太…等各式各樣的人物,不僅令觀眾開懷大笑,也讓他們潸然淚下。
 
在一場名為「青春、成熟、老年、死亡」的表演中,馬歇馬叟只用了短短幾分鐘,便生動呈現了一個人年輕到死亡的全部生命歷程。
 馬歇馬叟的表演也給了不少
年輕藝人啟發美國流行歌壇巨星麥可傑克森著名的舞台招式「月球漫步」(moonwalk)就是學自畢普的「逆風而行」。劇作家塞繆爾.貝克特的某些創作靈感,也來自他的演出。
 對於自己為何選擇默劇,馬歇馬叟曾說:「
語言不必然能夠表達我們的內心世界。」他認為默劇就像音樂一樣,沒有國界和種族之分,在默劇裡,肢體動作所表現出來的,是靈魂最深的渴望。不過,下了舞台的馬歇馬叟卻是出了名的活潑健談。
 馬歇馬叟的表演靈感除了來自卓別林、巴斯特.基頓等默片前輩,以及歐洲延續了幾個世紀的即興喜劇傳統外,也參酌了
中國的京劇和日本的能劇。
 廿世紀上半葉,隨著默片式微,默劇也一度跟著沒落。默劇得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得到復興,馬歇馬叟功不可沒。


......「劇中小人物在平凡的時候顯得很平凡,貪小便宜這種事情樣樣來,很有戲劇效果。可是這些小人物在面對人生戰場時,又表現出一種阿Q、唐吉珂德的精神!」金士傑說,他最忘不了馬歇馬叟的作品《面具》。劇中,演員在台上不停變幻不同面具,有哭臉、有笑臉,但是各種表情的面具換到最後,那個笑臉的面具怎樣都拔不下來。演員的身體不斷抽搐,十分沮喪,因為知道自己的面具再也拆不下來了...

-------------------------------------------

重點是--
他過世於我的生日
出生於我一個重要朋友的生日啊
真是太美好了
好走啊
謝謝您

沒有留言: